總的來說,對毛線的好壞意見很大程度上是因人而異的。個人對毛線的成分、材質(zhì)、洗滌方法等方面的愛好不同,往往會影響我們對一種特定毛線的評價。
所以說很難客觀評價“好“毛線, 那我這里就說說如何從毛線的質(zhì)量方面辨別質(zhì)量不好的毛線吧。這個帖子的很多部分(包括圖片)是我從網(wǎng)上找到一篇文章的翻譯。所以內(nèi)容并非我原創(chuàng)。
質(zhì)量不好的毛線的四大特點:
1)斷股
2)分股
3)褪色或染色不均勻
4)起球快
1)斷股
如今大部分的毛線都是商業(yè)機紡的,正因為如此,在紡線并股的過程中毛線會被拉的很緊,如果過緊,就會出現(xiàn)斷股。有責任心的廠家都會把斷股的毛線掐掉,然后再并股續(xù)紡,如果技術(shù)好,處理得當,這種斷股后處理的毛線是很少容易發(fā)現(xiàn)的。 但是,一些責任心較差的廠家的做法往往是把斷股的毛線和下面接線的毛線系個扣兒,然后接著紡。
所以,如果一團毛線里有很多系扣的結(jié)點,就說明這團毛線的質(zhì)量不怎么樣。
一個完全沒有責任心的廠家是連系扣都不會做的。 這樣的廠家是會讓紡線機一直轉(zhuǎn)下去,結(jié)果就是一團斷成幾節(jié)的毛線。 如果很不幸買到了這樣的毛線,挽救的方法是把兩頭的毛線分股,然后再用小辮的方法續(xù)成一股。
2)分股
毛線分股出現(xiàn)在多股合一股的毛線中。 一條毛線的制作過程簡單的說是羊毛紡成單股線,然后按照需要將單股線并成多股線。分股的情況往往在并股操作時操作太松或者單股毛線本身的擰度不夠的情況下發(fā)生,也就是說多股毛線并的不夠緊實。
如果用這種質(zhì)量的毛線編織,毛衣針會從一條毛線的多股中穿過, 或者說是毛線分叉,而不是帶過整條毛線。 如果不注意糾正的話,結(jié)果往往是“跳線”。
總的來說,羊毛線比較不容易分股。植物纖維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分股,因為植物纖維本身不像動物纖維那樣帶有毛鱗片, 所以比較不易并股。化纖線要根據(jù)成分看。
分股的情況也往往在毛衣針針尖的太細或者毛衣針針號就選擇毛線的粗細而言太小時出現(xiàn)。
慶幸的是,分股的毛線是在買線時發(fā)現(xiàn),從而避免買到這種毛線的。檢查的方法是:找到毛線的一頭, 拉出大概10厘米長的毛線,自然放在手心。 如果你能夠透過毛線看到自己手心,這種毛線在編織的時候估計很容易分股。
3)褪色或染色不均勻
如果購買的是染色毛線(相對用本色毛線紡出來的毛線而言),有的毛線是會褪色的。這種情況往往會在洗滌織物時才被發(fā)現(xiàn),當然也有一些少數(shù)的特例,毛線褪色厲害的把毛衣針或者手指都染了色,特別是選用非工業(yè)染色的毛線時。這種瑕疵很難從消費者的角度提前發(fā)現(xiàn)。有良知的廠家一般會在購買前提醒消費者。我們當然也可以自己固定顏色一下:
如果是動物纖維,可以選用一小段毛線,浸泡在醋里。然后再好好清洗。
一般來說,大部分化纖線很少褪色,因為化纖線的染色與天然纖維的染色方法不同。
4)起球快
“起球快“是指一種毛線織成成品后穿戴不久就出現(xiàn)了舊化老化的現(xiàn)象。但是我們不能根據(jù)毛線起球快慢而一概而論一種毛線的好快。因為幾乎所有的毛線都會起球, 植物的設計和編織時的手勁松緊對此也有影響。
什么是起球?
起球是任何一種人造纖維的特色。含有化纖,尼龍或者寶立絨等人造纖維的毛線都會起球。 天然纖維,比如棉線、麻線、或者羊毛線有時也會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穿戴后起球。 但是人造纖維和天然纖維起球的區(qū)別在于天然纖維起球后是可以通過正確的清洗方法去球的。
毛線的緊實度也會影響起球。一條非常緊實紡織的毛線是比較不容易起球的。相較而言,一條松松垮垮編織的毛線織物是容易起球的。
減少織物起球的建議:
在清洗的時候,把織物的內(nèi)部翻出來
不要把洗衣機塞得太滿
盡量縮短清洗毛線織物的頻率和清洗時間
使用柔順劑
我們?nèi)绾文芴崆爸酪环N毛線的好壞:
織小樣,做試驗
多和其他姐妹分享溝通
多來版里轉(zhuǎn)(毛線及工具討論), 呵呵呵:P
相關(guān)問答:
問:請教樓主,我現(xiàn)在在織30支的意毛,感覺掉毛很厲害,織的時候身上都要沾一層,而且臉上和鼻子也總是癢癢的,
答:一般來說不是這樣的。 如果掉毛這么厲害的話應該是線在紡制的過程中質(zhì)量不夠好
評論 (共0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